关灯
0

松阳以一片叶子“沏出”乡村振兴路 一片小茶叶 百亿大产业

摘要: 客来松阳无须问,茶香便是引路人……在松阳,茶叶是一张成色十足的“金名片”。 一碧万顷,茶香四溢。在这里,你可以领略“百里乡村百里茶”的壮阔景象。全县发展生态茶园15.32万亩,培育有机茶园超3878亩,建成了浙

客来松阳无须问,茶香便是引路人……在松阳,茶叶是一张成色十足的“金名片”。

一碧万顷,茶香四溢。在这里,你可以领略“百里乡村百里茶”的壮阔景象。全县发展生态茶园15.32万亩,培育有机茶园超3878亩,建成了浙江首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连续7年获评“全国茶叶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松阳还先后荣获“全国茶业发展十强县”“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旅融合先行县域”等20多张国字号金名片。

一片小茶叶,百亿大产业。在这里,你可以聆听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的生动故事。全县茶叶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40亿元。2023年松阳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丽水市第一。

如今,“三茶”统筹理念早已融进了松阳的每一片茶叶里。以数字赋能茶产业,松阳持续推进中国有机茶乡建设,持续做强主导品牌,加快推动全链建设,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态有机种植

精细智能加工

走进位于新兴镇李山头村的生态有机茶谷,层层叠翠的茶树倚山而立,呈梯田状阡陌纵横。“这片茶园,我们已连续4年使用生物有机肥,茶叶品质的提升,茶农、茶商都看在眼里。”在茶园里忙碌的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团队介绍道。

新兴镇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是松阳积极打造“中国有机茶乡”金名片的缩影。为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2023年8月,松阳出台创建“中国有机茶乡”扶持办法,安排项目资金1亿元,全面推进茶产业发展;同时,还积极建立茶树肥药定额制示范区、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化学农药零使用示范区等,牢牢筑稳茶叶品质根基。目前全县已建成有机(含转换)茶园面积3878亩,创成浙江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

以科技为支撑、生态有机为引领,松阳全面提升种植质量,注重茶树良种化生产,推广优质高效无性系良种。目前,全县茶园面积15.32万亩,良种化率达96.3%;茶叶总产量1.96万吨,总产值21.6亿元。

“产自松阳的茶叶,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知晓它的‘成长历程’‘行动轨迹’。”松阳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此底气来源于松阳自创且还在不断迭代升级的“双卡溯源”数字化系统。

为了保障茶叶质量安全,2012年以来,松阳就开始探索建设茶叶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搭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流程溯源监管。2022年开展“松阳茶叶在线”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建集溯源、监管、查询为一体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在农药、化肥购销、施用等环节实施闭环管理。

如今,已有175家农资经营单位、81家农业生产主体实现系统监管全覆盖。

以生态有机引领茶叶种植,而在加工环节,松阳则以精细智能来实现品质的精准把控。

贵州的茶机经销商席常宝慕名而来,专程赶到浙江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订购产品。浙江上河茶叶机械有限公司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是茶机研发制作行业龙头企业,生产的茶叶机械销往浙江周边及贵州、四川、安徽、湖南等产茶大省。

一直以来,松阳以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为方向,规范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如今,全县已建立2个规模茶叶标准化加工园区,建成阳光工厂42家、SC认证茶企42家,培育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2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2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6家,浙江上河茶机生产的智能扁形茶连续化加工成套设备成功入选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

近年来,松阳以绿色生态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换机制,将茶产业培育成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为茶农增收致富拓展新途径,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多渠道运营销售

农文旅融合发展

“家人们,这里是中国绿茶第一市,我们所有的茶叶都是从市场里现收现卖……”不久前,一场“寻味·春茶”电商直播在浙南茶叶市场开展,30多家主播团队火热开播。仅活动首日,线上日成交额破1300万元,“松阳香茶”区域品牌在抖音春茶类目中一枝独秀。

在数字化浪潮中,松阳主动拥抱电商经济,深化与抖音、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合作项目,搭建电商供应链平台,集成开展电商开办、金融信贷等“一揽子”代办服务,再造一个“线上茶叶第一市”。

2023年,在以茶叶为拳头产品的带动下,松阳全县网络零售额达到89.1亿元,其中茶叶网络零售额达5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育茶叶网店1500余家,直播电商400余家,带动就业7000余人。拥抱数字经济,松阳探索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电商赋能茶产业”新路子。

位于松阳县城的浙南茶叶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绿茶产地交易市场,被誉为“中国绿茶第一市”,也是绿茶价格指数发布地。

浙南茶叶市场拥有商户108家,交易摊位上万个,开辟了毛峰、香茶、扁茶、碧螺春、红茶、花茶等六大功能区块,并联结当地10万余亩茶园,辐射和带动浙江省内及福建、湖北、江西、安徽、湖南等全国主要产茶地区的1000余万亩茶园,惠及300余万名茶农。2023年实现交易量8.17万吨、交易额67.21亿元,分别连续二十年、十六年位居全国同类市场第一。

茶叶虽小,却可以成就巨大的产业空间,松阳大力推进茶文旅有机融合发展。

大木山茶园四周群山环抱,云雾飘渺的优越环境为高品质茶叶提供了先天条件。茶园核心面积3000余亩,连片茶园8万余亩,骑行车道贯穿其中,建有休闲骑行赛道8.3公里、专业骑行赛道7公里,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骑行茶园”,该线路还被认定为全国茶旅金牌线路。

慢享生活,体验江南美景,在松阳大木山茶园,赴一场席天慕地的约会,沏一壶新茶,把快乐忧愁都丢进风里。

如今,松阳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是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市)之首。全县拥有成熟茶文旅路线8条,连续举办16届“中国茶商大会”,将该茶事活动打造成为全国农事节庆50强、中国茶事样板十佳和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十大农事节庆。

“茶产业+景区” “茶产业+古村落” “茶产业+康养”……近年来,松阳深入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市场兴茶、品牌兴茶、文化兴茶”战略,聚力茶文旅融合,以浙江省4%的茶园面积,产出6%的茶叶产量,8%的茶叶产值,蹚出一条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培育产业大军

松阳茶响天下

“草要锄得干净点,这样虫害要少点。”“要得,要得。”初夏时节,春茶采摘季已经结束,在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的一片茶园里,操着一口流利四川话的王春生,正忙着和茶农一起管护茶园。

王春生是地地道道的松阳人,已从事茶叶生产20余年。2018年响应政府号召,他前往四川省巴州区开展东西部协作。作为第一个到巴州区发展茶产业的松阳茶师,他积极奔走两地,创办四川省松巴茶业有限公司,努力发展巴州区茶产业。

6年来,王春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积极投身于巴州区马山镇茶产业。他充分发挥松阳“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中国绿茶集散地”优势开展结对帮扶,将松阳的种植技术带到马山镇,并结合当地实际从茶叶品种选育、精细化管护加工、打造品牌营销推广等方面进行交流,成功种植黄金芽(叶)、白叶1号、中白1号、紫鹃、龙井43等高端名优品种为主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基地1725亩。

不仅如此,王春生还创建了15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有针形茶、扁形茶、香茶3条加工生产线,解决了巴中市1万亩茶园的加工问题。2023年四川省松巴茶业有限公司茶叶销售额近600余万元,累计帮助当地村民1600人再就业,实现农民年增收6000元以上。

在湖南湘西龙山县开疆拓土,让松阳茶叶走出去的梅仙法;卖茶机、开物流,奔跑在湖北恩施乡间的翁建春;架起四川宜宾筠连县与松阳“茶叶桥梁”的潘法旺……他们都和王春生一样,推动茶产业跳出松阳发展,打造“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模式升级版。

松阳茶师是松阳县着力打造的劳务品牌。近年来,该县通过举办专业化培训班,实施考试取证制度,培养了一大批种植、加工、审评、茶艺等茶产业全产业链人才,进一步促进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全面增强茶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种植、加工、销售茶叶的松阳茶师有6000多人。正是有这样一群“敢闯、敢创”的松阳茶师,才让松阳茶香飘万里。

当下,松阳茶产业的故事持续精彩,茶商与茶企的“双向奔赴”从未停歇,茶人的脚步愈加坚定。面对未来,松阳将继续以“链长制”为牵引,推进多跨协同,实施“产业—科技—人才—政策—服务”五位一体工作措施,发展有机茶、升级茶市场、提升茶品牌、浓厚茶文化。

在松阳,这片“金叶子”真正撑起了百姓的“钱袋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本文作者
2024-5-24 06:51
  • 2
    粉丝
  • 194
    阅读
  • 0
    回复

关注新零售网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姚经理
邮箱:1851688011@qq.com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链接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发现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人立即来电、来函本网站联系QQ1851688011

Copyright   ©2015-2016  新零售网Powered by©Discuz!    ( 晋ICP备14003226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