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0

“云上农场”种蔬菜 订单农业精准销

摘要: 贵安新区马场镇场边村村民罗明武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凤岐追溯”APP平台,收集蔬菜价格行情,对市场进行准确预估,并指导基地农户“按需生产”。  他还要为正在生长的蔬菜拍一张“写真”上传至AP
        贵安新区马场镇场边村村民罗明武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凤岐追溯”APP平台,收集蔬菜价格行情,对市场进行准确预估,并指导基地农户“按需生产”。
  他还要为正在生长的蔬菜拍一张“写真”上传至APP,以方便消费者在购买时对产品进行安全追溯。
  罗明武和他所在的云兴惠民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大帮村民,早就习惯了通过手机等信息化“新农具”掌握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甚至通过手机实现大棚喷灌、卷帘、施肥等生产操作。
  “过去,地里种什么全凭经验,种成什么样全凭天气,卖成什么样全靠运气。”罗明武知道,没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支撑,没有新的技术支撑、没有市场支撑,他们之前“盘”的那些地不会有任何起色。
  龙头引领、合作社带动、农户抱团,这些都成为罗明武口中传统农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推手。
引农抱团“精准扶”
  2017年6月,刚刚完成大数据农业精准扶贫云平台基础系统建设的贵安新区绿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澳),决定将新区马场镇场边村列为首批帮扶村之一,场边村当即也成立了云兴惠民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如果没有贵澳的这一举措,罗明武现在还是建筑工地的一名水泥工。
  龙头公司这一“领舞”,领出了种植发展的新思路。曾尝试联合几位村民将闲置的土地流转过来发展种植业的罗明武被推选为合作社理事长,果断地从建筑工地转战到田间地头。
  曾被村民们抛荒在石山与沪昆铁路之间的120亩狭长草地被流转出来,成了合作社尝试山地高效农业种植的主战场。
  贵澳构建深度垂直的产业生态,一边打造线上“云上农场”推动专业合作社种植经济价值高的西兰花、番茄等生态蔬菜,一边通过线下采摘体验促进旅游、示范园区展示等方式,推动场边村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带动传统农民向新型产业化农民转变。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和模式,催生了一批像罗明武这样的“新农民”,实现了助农增收,还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不足三年的时间,云兴惠民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地规模从120亩扩大到了300多亩,每年通过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的村民达400多人。
云端发力“精准种”
  与场边村确立帮扶合作关系后,贵澳通过在合作社建设物联网观测系统,对合作基地生产环境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并同步上传至贵澳大数据农业云平台,形成统一的能够帮助农民实现科学管理和决策的“云上农场”。
  在场边村村委会搭建“云上教室”。通过网线接入摄像头,定期或不定期把包括周边几个村庄的村民召集起来,邀请受聘专家进行线上授课和答疑解惑。
  “云上农场”和“云上教室”“双云”驱动,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户“种什么”“怎么种”“种得好”“怎么销”等难题,还培养了一大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掌握了技术,大家热情高涨,还主动要求合作社牵头大力推动山地高效农业种植。”罗明武笑着回忆,最初也正是有了贵澳大数据技术“撑腰”,自己才信心十足,带着几户村民先期启动了20亩西兰花的试种。
  技术指导下的科学种植,让罗明武他们的西兰花亩产量达到2000多斤,按照当时3元左右一斤的市场价,一亩地的产值就超过了6000元。
  “这是什么概念?原来我们种1亩玉米毛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1亩西兰花的收益比传统农作物6倍还要多!这还只是一季的收益。有了技术支撑,我们一年可以种植三季西兰花,五季白菜!”罗明武补充,有了前两年打下的良好基础,合作社今年将迎来大丰收。
  “云思维”一旦开启,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心诀”,越来越多先前持观望态度的村子纷纷找到贵澳农业,要求加入线下基地,充满信心的要站在这场“产业革命”的潮头。
订单农业“精准销”
  “我们通过大数据可以对全国各大农贸市场的走势和曲线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当前各类农产品的需求趋势,再指导合作社按需生产,种出适合市场的产品。”
  贵澳农旅产业示范园大数据中心罗森全表示,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结合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农产品价格趋势,尽可能降低宏观价格波动对农民的影响,让“种得出来”也能“销得出去”。
  罗明武坦言,尽管贵澳与包括场边村在内的11个村签订了《大数据农业精准扶持协议》及《种产销协议》,承诺提供农产品的回收保障,但“保底回收”不是大家所希望的结果,也不是共赢的局面。
  2018年,结合贵安新区营养餐改善计划,贵澳一举与新区48所中小学签订了营养餐配送协议,并将高达5吨左右食材需求量的订单下派给场边村等合作基地采购种植。
  基于大数据农业绿色、健康等种植特点,富士康、花溪大学城高校等一批食堂原材料采购商纷纷找到场边村等线下种植基地,要求进行原材料供应。
  订单模式下,采购商先下单,订单明确、需求和数量明确,以销促产,引导生产就有了可能。
  “有了相对稳定的销路,大家在田间管护上下功夫,让农产品合理接茬,确保实现收益最大化。”罗明武说。
  种植思路有变化、规模发展有提升、产品销售有市场、产业转型升级有空间,贵安新区坚持“云”思维,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精准把握产业发展要素,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实现产销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探索出一条用大数据助推乡村振兴,用市场化推动乡村振兴的贵安新路子。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本文作者
2019-6-10 05:34
  • 0
    粉丝
  • 2767
    阅读
  • 0
    回复

关注新零售网

扫描关注,了解最新资讯

联系人:姚经理
邮箱:1851688011@qq.com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转载、链接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发现本网站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著作权人立即来电、来函本网站联系QQ1851688011

Copyright   ©2015-2016  新零售网Powered by©Discuz!    ( 晋ICP备14003226号-4 )